第74章 消失的粮仓(2)

作者:张志刚|发布时间:2023-02-26 00:00|字数:1299

黄文补充道:“此处原来并非河道,而是农田。这条所谓的河道是被洪水冲刷而成的。”

韩宜可踩着满地泥泞走过去,来到河边。洪水早已退去。河床上残留的无数条涓涓细流,仍旧七弯八拐超前流动。河沿上有两堆碎砖烂瓦,正是比较靠里的两座仓房被冲垮后留下的。砖瓦缝隙中偶尔还能看见一两颗米粒或豆粒。再靠外的八座仓房,被冲的一砖不剩。

黄文心情沉重地讲述道:“那天夜间得到黄河溃堤的报告,下官立即想到这仓房可能受到威胁,便带领县衙全体官员皂隶和百姓们赶过来,打算抢救出仓房中的粮食。到这里才发现坡下的几十户民房早被卷得无影无踪,粮库东边的地基陷下去一大片,众人眼睁睁看着那几个仓房轰隆轰隆坍塌下去,干着急没办法。那洪水实在太凶猛了,多少人上去也是白白送死啊。当时正下着瓢泼大雨,河沿上这两座仓房下也已出现塌方滑坡,岌岌可危。我们顾不得许多,立即向外抢粮食。可是,抢出来没多少,两座仓房也相继倾斜、倒塌了。七名皂隶不幸葬身洪流,壮烈殉职。唉,他们是为抢险救灾而死的,下官每每想起他们,总是忍不住伤心难过。”

韩宜可默然片刻,朝北边望望,若有所思说道:“本官记得开封境内的黄河大堤,于洪武五年修建过一次,怎么会突然决堤呢。”

黄文道:“这也正是下官不解的地方。按理说黄河大堤修筑得相当牢固,不应该从这一段决堤。洪水暴发之前,我曾多次到堤上视察,没发现什么异常,因此对本县的安全还是有把握的。谁承想偏偏就在此处决堤呢。”

走在后边的沈源进走几步赶上来说道:“列位大人有所不知,卑职虚长你们几岁,知道的事情多一些。记得早在蒙元统治时期,这段黄河就经常决堤,甚至改道。元至正二十五年那场大水,就是冲垮了修建不久的大堤,给我开封百姓造成灭顶之灾。我想,可能是这一段地下结构比较复杂,土质较为疏松,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。”

周观正一直对黄文心存芥蒂,听了这话,忍不住指桑骂槐道:“元朝统治腐朽昏暗,定是有关官员在大堤施工中偷工减料,中饱私囊,才修出那种豆腐渣工程的。我大明的官员胆敢如此,定叫他狗日的死无葬身之地!”

黄文听出了弦外之音,冲韩宜可道:“下官于洪武十年就任现职,黄河大堤是洪武五年重修的。是不是有人从中作弊,下官委实不清楚。”一句话堵住了周观正的嘴巴。

韩宜可顺着泥土稀松的土坡下来,站在河床上。这段河床比上游明显狭窄许多,难怪洪水到此更加猛烈,竟能将粮仓下面的陡坡连同地基一块扫平。

顺着河床较干的地方往前走了一段,泥沙中不时露出一些砖头瓦角或者石块,零零散散拖出去很远。黄文介绍说,这就是被冲垮的粮仓残渣。韩宜可扒开几块看看,果然有的下边还压着泡胀变质的米粒。站起身四面瞭望一番,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了。正要往回返,忽然眼睛又盯住了一块青石。黄文看了看韩宜可,又看看那块石头,说道:“那是仓房根脚上的石头,也被冲到了这里。”

韩宜可端详了一会说:“这石头怎么会半边黑半边白?”

沈源笑着解释道:“石头上边的部分经常受到风吹雨淋,风化变质,就会变得暗淡一些。而下边的部分由于埋在土里,常年不见日光,自然就鲜艳一些。这没有什么稀奇啊。”言语间很有嘲笑韩宜可无知的意味。

韩宜可将信将疑地“哦”了一声,边抬脚往回走边问道:“从这里到黄河边上有多远?”

<

>
举报不良信息X
举报类型:
色情暴力
  • 色情暴力
  • 广告信息
  • 政治反动
  • 恶意造谣
  • 其他内容
补充说明:
X
初入网文 初凝丹田 位列仙班 大神崛起 一统萌主
初入网文 初凝丹田 位列仙班 大神崛起 一统萌主

(0)

(0)

(0)

(0)

(0)

(0)

数量: 相当于100小说币 去充值>>
赠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