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眼见未必为实(4)

作者:张志刚|发布时间:2023-02-14 17:02|字数:1504

韩宜可又合掌对那傻和尚和颜悦色道:“悟能师傅,寺里的环境如此整洁,都是您的功德啊。来此的游人香客都会感激您的。”

悟能仍旧傻呆呆望着他,不知道如何应答。

韩宜可说完继续朝前游览。转到大雄宝殿后边,忽见一个清幽雅致的院落大门紧闭,里边静悄悄的。门口青砖墁就的小径上,零星散落着一些碎木屑。院内的竹林高过房顶,青翠欲滴,煞是可爱。韩宜可想进去看看,被方丈慈惠大师劝住了,说里边正修缮房屋,杂乱得很,请大人移步他处。韩宜可只好作罢,心里却有些奇怪:修缮房屋又不是什么机密事,何必关起门来呢。

韩宜可发现,西园寺内设有好几处功德箱,善男信女们不时地把金银宝钞投进去。佛像前三个小和尚引起了众人的兴趣。说是小和尚,其实看样子不过两三岁。三个小家伙全是光头,清一色僧衣僧鞋,身后背着小小的灰色布包。在蒲团上煞有介事地盘腿打坐,合着双掌,口齿不清地高颂佛号。念完都站起来,脚步蹒跚走到功德箱前,各自投进去几文铜钱。看着他们娇憨可掬的模样,围观的人无不哈哈大笑。韩宜可忍不住上前把他们搂到一起,亲昵地抱了起来。旁边一位妇人和丈夫过来笑道:“大人还是放他们下来吧,当心尿湿你的衣服。”

韩宜可笑问道:“这是你的孩子吗?”

妇人答道:“是,他们是我的三胞胎儿子。”

韩宜可仍旧舍不得放下孩子,羡慕地笑道:“太可爱了,你们两口子好福气呀。”

妇人道:“我们全家都信佛。今天是儿子们的三岁生日,我特地给他们做了这身僧服,让他们来拜佛行善。”

韩宜可把三个小家伙放下,赞许地说道:“好,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善念,长大了一定是品德高尚之人。”说完拍拍孩子们的小脑袋,又学着他们刚才的样子煞有介事道:“阿弥陀佛,再见了,小师傅。”

众人又是一阵哄笑。

出来时在寺院门口,看见一位白发苍苍、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正往功德箱里投钱。韩宜可出于好奇,停步问道:“这位大哥,看样子你并不宽裕,怎么捐了这么多钱呀?”

老乞丐边把一文一文的零钱投进去,边回答道:“没多少,才四百多文,全是讨饭讨来的。听说北方遭了瘟疫,很多人病饿而死。我想尽一点微薄之力,帮帮他们。再怎么说我还好好地活着,比那边的人日子好过呀。这点钱就给他们拿去买点草药吧。”

韩宜可深深地感动了,对陈宁说道:“陈知府果然治理有方,教化得力,这里的百姓太善良了。”

陈宁不无感慨地说道:“是啊,苏州百姓自古就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,并不全是在下教化的结果。我来苏州任职后听说了这件事,寻思既然百姓们有这种善念,何不加以引导利用。我把全国各地遭受天灾人祸的消息及时告诉大家,哪里发生了水灾,哪里发生了旱灾,哪里发生了地震,哪里发生了瘟疫,都一一通告清楚,号召大家伸出援手。募集的善款,除留出少部分维持寺院开销外,其余全部赠给灾区。几年下来,我们已给各地捐献善款总共达数十万贯了。”

韩宜可赞不绝口道:“这正是所谓的大善之举。陈知府真是别出心裁,这种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。”

从西园寺出来,又去了寒山寺。该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,本名妙利普明塔院,唐朝贞观年间更名为寒山寺。寒山寺因张继一首诗《枫桥夜泊》名扬天下,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一睹风采。寺内藏经楼珍藏的典籍汗牛充栋。大雄宝殿殿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书写的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。碑廊矗立着唐代诗人张继、杜牧、韦应物,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和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等众多历史名人的作品石刻。寺院内随处可见名家的题诗题词,数不胜数,令人目不暇接。韩宜可看得入了迷,以至流连忘返,欲罢不能。

让韩宜可纳闷的是,寒山寺后边也有一个紧闭山门的院落,住持方丈无嗔大师也说正在修缮房屋。这到底怎么回事,莫非只是巧合?

韩宜可做梦也没想到,寺院内藏着天大的秘密。这个秘密一旦揭开,足以震惊朝野,轰动天下。

<

>
举报不良信息X
举报类型:
色情暴力
  • 色情暴力
  • 广告信息
  • 政治反动
  • 恶意造谣
  • 其他内容
补充说明:
X
初入网文 初凝丹田 位列仙班 大神崛起 一统萌主
初入网文 初凝丹田 位列仙班 大神崛起 一统萌主

(0)

(0)

(0)

(0)

(0)

(0)

数量: 相当于100小说币 去充值>>
赠言: